企业经济论文_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内部

来源:控制与信息技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2年09月28日 06:40:3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.1.1 研究背景 1.1.2 研究意义 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.2.1 国外文献综述 1.2.2 国内文献综述 1.2.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.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.3.1 研究
文章目录

摘要

Abstract

1 引言
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

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

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
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

    1.2.1 国外文献综述

    1.2.2 国内文献综述

    1.2.3 国内外文献评述

1.3 研究框架与方法

    1.3.1 研究框架

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

1.4 本文创新点

2 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

2.1 相关概念

    2.1.1 内部控制的概念

    2.1.2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概念

    2.1.3 企业绩效的概念

2.2 相关理论

    2.2.1 委托代理理论

    2.2.2 信号传递理论

    2.2.3 内部控制理论

    2.2.4 风险管理理论

2.3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绩效

3 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

3.1 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特征

3.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分析

3.3 内部控制五个要素分析

3.4 内部控制五个目标分析

3.5 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分析

4 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必要性分析

4.1 有利于管理层战略抉择

4.2 有利于企业提升经营效率

4.3 缓解信息不对称提升报告真实性

4.4 提高企业遵纪守法意识

4.5 防范风险保障企业资产安全

5 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

5.1 研究假设

5.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

5.3 变量设计

    5.3.1 被解释变量指标选取

    5.3.2 解释变量指标选取

    5.3.3 控制变量的指标选取

5.4 模型构建

5.5 实证分析

    5.5.1 描述性统计分析

    5.5.2 相关性检验

    5.5.3 回归分析

5.6 稳健性分析

5.7 实证结果

6 对策及建议

6.1 完善内部控制有效性体系建设

6.2 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建设

6.3 完善监督体系建设

    6.3.1 加强内部监督体系建设

    6.3.2 加强外部监督体系建设

6.4 加强员工教育培训

6.5 加强信息沟通机制建设

7 总结与展望

7.1 研究结论

7.2 研究局限

7.3 研究展望

致谢

参考文献

附录:本文研究样本公司名称及代码

文章摘要:信息技术应用广泛可以与各行业有机结合,为我国传统行业信息化转型提供支持,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,发展数字化产业。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,国家大力支持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。信息技术行业为知识密集型产业,产业创新活跃,研发投入高。高投入、高收益的信息技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,可能存在宏观风险和内部风险。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想要在市场环境中持续平稳发展,取决于企业绩效水平,而企业绩效水平又与企业内部控制紧密相关。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可以防范外部风险,还可以使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相互协调,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,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。因此,针对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企业绩效进行分析,本文基于内部控制的五个目标,量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,具体分析内控目标完成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,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,完成目标活动,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,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。本文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。梳理国外相关文献和基础理论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,分析了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,论证了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必要性,基于此提出相关假设。选取2016—2020年沪深A股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,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企业综合绩效指标,选取迪博内部控制指数和五个目标层级指数来量化内部控制有效性。基于研究假设和变量设计构建模型,实证分析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。稳健性检验使用总资产净利率替代企业综合绩效验证相关假设。实证结论: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具有促进作用。战略层面目标、经营层面目标、报告目标、合规目标、资产安全目标五大目标的完成程度与企业综合绩效显著正相关。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将促进企业完成总体战略目标,实现经济效益。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以下建议:第一,完善内部控制有效性体系建设;第二,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建设;第三,完善监督体系建设;第四,加强员工教育培训;第五,加强信息沟通机制建设。

文章来源:《控制与信息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kzyxxjs.cn/qikandaodu/2022/0928/970.html



上一篇:自动化技术论文_推动OICT深度融合 共探
下一篇: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_信息技术促进教

控制与信息技术投稿 | 控制与信息技术编辑部| 控制与信息技术版面费 | 控制与信息技术论文发表 | 控制与信息技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控制与信息技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